发展迟缓儿童的语言治疗
复健科语言治疗师韩菁
语言发展迟缓最简单的定义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明显落后其同年龄者。一般来说,正常儿童在一岁半左右会说一些简单的字汇,两岁半以后会使用简单句型,三岁多可以说一些较复杂的句子,大约在四足岁左右就可以发展出日常生活对话能力;若孩子到了三岁左右仍不会说任何有意义语汇,就可能是语言发展迟缓,需要语言治疗师作评估与检查。
影响语言发展的原因无论是幼儿本身的生理因素或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语言发展,常见的原因有:
(1)先天性障碍:如唐氏症;
(2)先天性耳聋或听力障碍也会使儿童语言发展滞;
(3)脑性痳痹、自闭症、情绪障碍或过动儿也会有语言发展迟缓现象;
(4)学习经验缺乏、不当的养育、过度保护或忽略也可能使语言刺激不足、语言发展落后;
(5)身处复杂的语言环境,学习能力低落或较内向畏缩的幼儿,其语言能力有较差之倾向。
◎儿童常见的语言问题
(1).构音异常
构音异常又称<口齿不清>,也是台语俗称的<臭乳呆>,是儿童语言问题中最常见的一种,可能与幼儿口腔动作协调性差或语音听辨力,口腔灵敏度不良有关,如<婆婆吃香蕉>变成<伯伯知江蕉>,说话含糊不清,咬字不正确。
(2).语言发展迟缓
某些幼儿因先天生理上的缺陷,脑部功能发育不良,或后天文化刺激不足,环境剥夺等因素,使得语言发展速度无法跟上其年龄,或造成语言发展缓慢或偏差称之。
(3).口吃
<口吃>指在说话时有结结巴巴,不断重复某些字,拉长语音或字句中断等现象,使说话变得十分不流利,严重者还会合并耸肩、跺脚、眨眼、甩头等动作。
(4).声音沙哑
多发生于五到十岁的幼童,而且男孩较女孩多;多因长时间的吼叫,大声尖叫等错误的用声习惯所致,这类幼儿会有说话声音沙哑、音调降低、喉咙紧干不适、发声费力等现象。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